[A5营销]青木老贼:2017年社群发展趋势(上)

时间:2017年01月16日 点击:132
青木老贼:2017年社群发展趋势(上)

反思与总结

本文为12.14日分享,由志愿者:苏小沫 整理

音频由志愿者:含章可贞 整理

获取音频联系微信:diliuzhishou,特此感谢!

伴随着支付宝、美团、滴滴,以及逻辑思维与papi酱散伙等企业和自媒体的相关新闻,大家对社群经济这个词已经非常熟悉。基本上所有的企业都在尝试着去做社群,形势非常火热。

类似于新物体、超级个体、超级IP 等新概念也不断出现,“平台+个人”、“超级个体+小IP”,和网红经济等新模式也不是一种偶然事件。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群通过互联网手段把同频、同类的人聚集在一起,逐渐形成部落、圈层、社群,这是一种发展方向与趋势。

但是,仍然有很多区域还没有这样的氛围,还有很多人对社群的理解比较片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社群,懂得如何去玩转社群,我们会通过一些案例与事件你为大家分析。

青木老贼:2017年社群发展趋势(上)

 

新动力

一、社群经济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动力

今年诞生了很多社群管理工具,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社区、微贝粉丝圈;提供投票的微信投票、投票吧等;提供活动的爱活动、活动行等;提供电商的有赞、微盟、微店等;提供直播的微播易、红点、千聊、一起学堂等均是基于社群的传播与管理需求衍生的生态链。

社群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对80%以上的企业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同时对定位准确的个体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在企业方面,有一些企业开始通过社群方式转型和升级,做的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比如马云的支付宝、百度布局内容模块等。在这样一种暗潮涌动的背景下,社群经济将作为千团大战后的下一个战场。

在电商方面的韩都衣舍、三只松鼠;传统企业的海尔、苏宁、沃尔玛、格力;个人网红、自媒体这一块的咪蒙、papi酱,其他的微商领袖等均是通过社群衍生的经济现象。大家打广告的方式不再同于以往的传统媒体,2015年用自媒体打广告的较多,但是今年又有差异。

今年行业内的广告方式多为制造营销事件,新世相和航班管家创作的“逃离北上广深”、“丢书大作战”,IDG的“丢钱的大作战”等;另一种则是利用网红代言、线下规模化的活动或其他跨行业的营销事件。我们与用户建立关系的方式不再同于以往企业与客户之间很严肃的对话方式;而是一种有趣、好玩、会卖萌的良性互动方式,更容易让用户买单。

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但是结合社群就是无限的。一旦和粉丝之间产生充分的信任和粘性,社群还可以帮助企业提供产品优化建议,提升用户体验,甚至会产生口碑效应,传递品牌价值,带来更多经济利益。例如千聊,年初的时候还是一家奔跑的初创公司,但是他们的团队执行力强,且有一批忠实粉丝,经常会提供很多优化建议,以及一些创新的玩法。目前千聊的产品成长很快,这也是我所说的社群经济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动力。

青木老贼:2017年社群发展趋势(上)

 

大连接

二、大连接时代催生社群经济

社群经济到底如何达成呢?与我们传统交易模式及电商平台有何区别?大家认真思考一下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支付方式、交易平台等方面的变化会发现,在社群经济年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从传统的物理连接转化为一种情感连接。让我的商业变得更高效、更简洁、更值得被信任。甚至利用社群和社群小伙伴一起做一些事情,比如重酬拍电影、出书、咖啡厅、连锁店落地等,其核心点便是情感连接。但是真正的社群一定是心连接,是价值观的连接。

在北京出差的时候与玩社群运营的小伙伴们聊天,发现很多人对社群的认知并不是很清楚。一些我们自己觉得很浅显的东西,他们会觉得很深入。你会发现社群一定是一种趋势,并帮助大多数企业实现升级与转型。因为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在往社群的方向转。而我们开始玩转社群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多的是一种时代的使命感,这便是我们这群人的价值观。

社群的来源有以下几种,一是直接扫码入群,二是人为拉群,三是线下活动拉群,四是有门槛的群,这些临时群并不是社群。但如果你把这些群解散了,有一天你需要举办活动,没有办法把用户聚集起来,那你的社群价值是很浅显的。社群运营的逻辑一定是陌生人-客户-粉丝-铁杆粉-朋友。你会发现在社群经济时代:人人都是生产者,人人都是消费者。

社群变现的模式到底是什么?通过实验与探讨,你会发现其实社群经济时代的交易都是一种信任兑换。产品同质性强、价格战、拼服务。人们产生购买行为更多是因为信任,而你卖的也是自己的信誉值。所以,社群并不是一定围绕着资本转,只要拥有社群,能造就一批自己的铁杆粉丝,就不怕外来的竞争对手。

总而言之,得社群者得天下。80%的具有社交属性的企业不仅要保证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更需要建立自己的社群。这也会造成规模经济退潮、深度经济正当时;一味探求大数据,烧钱引流量,并不能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深度垂直的企业会发现更多机会,分支越来越细,机会越来越多。

青木老贼:2017年社群发展趋势(上)

 

流量思维结束

三、场景思维VS流量思维:场景时代,传统企业的终结者

很多个体从大公司离职,拥有着资源、资金、人脉、技能,做自媒体更容易成功,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机会。时代在不断变革,学习变得十分重要。

未来的商业行为到底应该更看重流量,还是精准粉丝?场景思维到底怎么理解?其实,电商平台如淘宝、百度竞价排名,不管是报纸或者自媒体的广告行为都是一种流量思维。流量很重要,但是并不精准。而社群能带来精准的流量,你知道这些人是你的潜在用户,只要服务好转化为付费客户的可能性更大。这种精准流量思维就叫场景思维。

我们要打造一种场景,线上如小密圈、兴趣部落、群幂学习圈、百度贴吧、QQ群;线下体验店、旅游景点、顺风嘿客等,这些都是场景思维的一种模式,在众多人群中建立自己的圈层,服务好自己的小众化精准客户,便可生存。而付费是圈层的一种手段,满足这部分用户对资源、人脉、社交的诉求。

伴随着社群的发展,我们与用户之间传达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就是场景的改变。相应的传统的营销的套路便会失效,商业信息需要换一种新的方式传达给用户。而运营需要用心才能拉近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建微信群打广告的粗暴方式最不可取。

总而言之,流量思维结束,社群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信誉,社群生意是基于信任产生的购买行为。而一旦失信,便失去继续存活的机会。

目前有数据显示微信的社群场景功能渐渐疲弱,人群会渐渐转移到其他App、论坛、社交网站,比如视频平台、直播平台、语音平台等,对于个人而言,只要有颜有才,基于社群更容易放大个人影响力和魅力。而基于社群的互联网社交行为,个人的专业能力得以优化配置,人人都可以在其中各展所长。这对于企业而言也有启示作用,组织扁平化,跨界协作,更能节约人力、宣传成本,提高效率。

青木老贼:2017年社群发展趋势(上)

 

新商业逻辑

四、未来的商业形态:新连接时代的新商业逻辑

未来的商业到底是什么模样,我总结为三个词:人格、势能、体验。

利用场景抢占精准流量,比例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口碑等在1公里范围内,基于人懒惰的个性提供餐饮服务,便是一种场景化思维。Uber、滴滴服务于打车、摩拜单车服务的是地铁到公司的一公里路程,这些抢夺的便是场景。企业要想成功,便需要去创造用户需求的场景或这是成为场景中的一部分。

未来的社群载体回归到APP去,这里的APP说的不是烧钱去抢流量的,未来的APP是人格化的APP,这种APP是为了去培养更多的人格,比如:得到、黑马会、第三方学习平台:千聊,花椒、混沌研习社;为什么平台会请网红或者特定领域的领袖呢,因为他们自带IP自带流量,这是未来的商业逻辑之一。

第二个逻辑就是势能逻辑,这是我们的生意的做法,他是碎片化的,他不再像过去一样的,今天这个用户再考虑下,明天再打电话去推销。现在推销产品机会只有3秒,如果3秒内没有说服用户,那么这个用户永远失去了,因为他对你的产品或者你这个人的信任度不高,他已经在心理给你贴上标签,你想要去改变是很难的。有了人格之后,需要势能快速收割,现在的推销方式是润物细无声,不是以前的打折、赠送等方式,唯一的优势是关系更加熟一点。

第三个是体验逻辑,体验是侧重于线下的,纯线上是不能完全通畅的,线上信息过多,会造成信息闭塞,接受不到你的信息。 线上和线下全场景链是必须涉及到的。

只有把这三个人格势能体验,你的商业才能实现快速变现。

未来的快速变现是几何级别的裂变,裂变的速度难以想象,未来的变现不是简单的零售,而是新“零售”。

以下是我对2017年社群创新的几个建议:

第一、是对你的用户进行重新的划分。

第二、用户要共享,不要单个去玩。

第三、跨界打劫,用新的方式去赚用户的钱。

第四、打通社群的联结点,得小IP者得用户群,每个社群都是自组织,自传播,自裂变,自裂变很难。

谢谢大家,今天分享到这里。

-----------------------------------

和我链接只差一个同频的事儿:

链接方式:微信:diliuzhishou

【 各方反应 】

 

赞助商链接

热门内容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