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职场挺简单的,多做“一点儿”你就能脱颖而出,注意这个“一点儿”是加了引号的,这也是我过去十年职场中的行事风格。
还是举例来说
例子一:老板让我完成一个PPT,也许不是我的分内工作,我可以选择A应付了事,随便做一个差不多能用的。
B问清楚PPT的作用,认真规划,花心思设计,从头捋思维,如果是老板拿去演讲的,先了解他的思路,在PPT中帮他设置演讲点。
这两种不同方式的完成度完全不同,花费精力自然也不同,但前者老板能感觉到你的敷衍(或者觉得你能力实在一般),后者老板会觉得你这个小孩很不错.
例子二,老板让我去跟甲方客户C的反馈,我可以选择问一下C,C不理我就算了,等老板问到的时候,说C不理我,把责任推给C,看似我也没毛病。但我也可以选择,在C不理我的时候,想法设法找原因,找C团队的人旁敲侧击项目进度,了解他们内部到底是怎么计划的,这个项目成功律有多高,还可以优化哪里。
同时,过一遍项目方案,再去了解C的背景公司,了解他们真正诉求,反思方案到底是哪里没有打动对方,是否有优化可能性,给出可能性计划。有必要的时候,去C的公司拜访,更深入了解项目,然后汇总到观察的情况。做完这些,不等老板问我,主动汇报一系列进展和结果,并且给出推测和建议。
对,你们可能不信,十年职场里至少有一半,我是以这样的完成度去做老板交代任务的,后来自己做了小老板才知道,我有升职的机会一点也不意外,因为大多数的职场人都是前面那种——说一句动一下,不说的与我无关。
他们会觉得,大家钱都差不多,像后面那样做事,亏了,万一再被看上安排了更多任务,那就更亏了。
我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说:我在职场上从来没有过这种思想。我在职场做事,第一反应不是工资(至少30岁之前不是),而是:这件事我能够怎样做得更好。你可能觉得我装逼,随便怎么想,这就是很真实的状态,刚入职场时实习期只拿500块,我就能做到在模板间做新产品开发模型连着做两天,一天一顿饭,为了减少上厕所也不喝水,搞得昏天暗地。
如果我当时去想“500块我才不干这事”,我那个项目就出不来。不是说钱不重要,我是想告诉你们,钱是一个结果,钱是你把事情做到位之后,自然而然出现的一个结果,当然每个人的周期不同,有的人反馈快,有的人反馈慢。
想赚钱一点错都没有,非常合理,问题是我们要为此付出什么,而不是每天异想天开掉钱给咱花,又希望不承担压力和责任,又希望不去思考怎么把事情做得更好,又希望工资翻倍,这是美梦不是职业规划。
钱不是一种别人拍在桌子上让你去做事的前提,这种爽文爽情节,要么出现在电视剧里,要么出现在极度优秀的人身上,钱对普通人来说,就是做事做到位的结果。有些事做到了,持续做下去,收入就有可能上一个新台阶。有些事做不到,就只能原地踏步,遇到风险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身能力没有抗风险价值。
有些事你以为是白做的,其实不是,因为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风来了才知道谁会起飞。你比别人多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成为自己逆风翻盘的筹码,和兵戈相见时的铠甲,只是不到那一天,你可能是不知道的。
作者:迎十里的微博